11 月 21, 2023 |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工作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收穫,同時也是我們滿足內在需求很重要的途徑。
Super(1970)提出15種工作價值觀,代表了與工作有關的目標,這個目標能形成一股內在的動力,反映出我們個人內在的需求,也有助於提供生涯規劃的方向。
當工作欠缺核心價值觀時,我們會覺得「少了什麼」,而當工作違背我們某個核心價值觀時,會本能的感覺不快樂。
例如重視「生活方式」的人,當工作佔去太多時間,讓生活失去平衡,會感覺像是工作的奴隸,而產生厭煩的感覺。
請選出三個你最重視的核心價值觀。這些價值觀代表的意義對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請試著想想看,這三個價值觀,對你來說具體指的是什麼?你現在的工作是否吻合你的核心價值觀,或是違反其中的任何一項呢?
1. 利他主義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提供機會讓個人為社會大眾的福利盡一份心力。
2. 創意的尋求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使個人能發明新事物,設計新產品,或發展新的觀念。
3. 美的追求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可以使世界更美好,增加藝術氣氛。
4. 智慧激發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提供個人能獨立思考、學習與分析事理的機會。
5. 成就感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能看到自己工作的具體成果,並因此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6. 獨立性
工作的目的與價值在於能允許個人以自己的方式或步調來進行。
7. 聲望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可以提高個人身分或名望,且此聲望是來自他人的敬佩,而非權利或地位。
8.管理權力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能賦予個人權力來策劃工作並分配工作給其他人。
9. 經濟報酬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獲得優渥的酬勞,使個人有能力購置他想要的東西。
10.安全感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能提供安定生活的保障,即使在經濟不景氣時也不受影響。
11.工作環境
工作能在舒適宜人的環境下進行。
12.與上司的關係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能和主管平等且融洽相處。
13.與同事的關係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能和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愉快的工作。
14.變化性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富於變化,能讓人嘗試不同內容的工作。
15.生活方式
工作的目的或價值在於能讓人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實現自己的理想。
參考資料:
Super, D.E.(1957).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 Harper.
Super, D.E.(1970).Manual for the work values inventory. Chicago: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艾希莉.史塔爾(2022)。別做熱愛的事,要做真實的自己。台北市:商業週刊。
劉宣容(2001)。桃竹苗四縣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參與學校行政決定之關
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11 月 21, 2023 |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種情緒,悲傷、失望、焦慮、煩躁,但也有興奮、熱情、祥和寧靜。我們一方面相信情緒很重要,值得我們重視並處理,但一方面又認為情緒會對我們忙碌的生活造成阻礙。
有時候我們的感受可能是一團混亂、麻煩、令人困惑,甚至是難以控制的,以至於有時我們可能會被自己的情緒嚇到,而試圖隱藏或否認自己的情緒。
我們把情緒壓扁、裝作若無其事,我們不允許自己感受到情緒。我們嗑光了一整袋餅乾、滑了一整天手機、在重視的人身上情緒爆發、感覺跟他人愈來愈疏離,卻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當我們剝奪自己感受的權力時,隨之而來的是一長串我們不想要的結果。我們逃避不想要的情緒,卻使那些感覺慢性地、微微地發酵,這些潛在的情緒無法被有效地表達和釋放,於是慢慢滲入到意識中,影響我們的思緒與生活。
不允許自己哭泣與感受悲傷的人,可能會陷入無止盡的鬱鬱寡歡與意志消沉;不允許自己感受並釋放憤怒的人,可能處在長期的怨念、敵意與自我批判中。
當我們習慣逃避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便失去分辨自己感受的能力。當我們無法分辨、理解或用言語表達感受,就不可能對它有任何作為。
以下五個步驟可以幫助我們面對情緒:
1.辨別(Recognizing):分辨我們自己及他人的情緒。
2.理解(Understanding):釐清引發情緒的原因,並了解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跟決定。
3.標記(Labeling):用精確的詞彙來標明情緒。
4.表達(Expressing):能夠依據情境、對象及社會脈絡,選擇自己要如何表達情緒。
5.調節(Regulating):找到實用的策略來接納與管理情緒。
參考資料:
馬克.布雷克特(2020)。情緒解鎖。臺北市:天下雜誌。
彼得.沃克(2022)。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臺北市:柿子文化。
11 月 21, 2023 |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心理師,我經常覺得很煩,生活、工作,想到什麼都覺得煩。」
「心理師,有時候我會突然很憂鬱,雖然沒有嚴重到憂鬱症,但就覺得心情很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感到生活中一再出現類似的情緒困擾,可能是煩躁、焦慮或反覆陷入消沉。
這些情緒可能一開始不明顯,但隨著出現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或情緒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逐漸地開始對你產生困擾。
要釐清自己的情緒困擾,第一步可以嘗試從撰寫情緒日誌開始,記錄下你所經歷的情緒事件,以及你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回顧情緒日誌時,可以觀察兩件事:
一、辨識出那些長期一再出現的情緒;
二、觀察你通常採用的回應方式及其結果。你的回應有助於改善你遇到的困擾嗎?你採取的回應方式通常讓心情變好或是更糟?
透過撰寫情緒日誌,我們學習做自己的情緒調查員,除了有助釐清自己的情緒狀態,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面對情緒困擾,我們還可以採用哪些不同的回應方式呢?
參考資料:
馬修.麥凱、傑弗瑞.伍德、傑佛瑞.布蘭特利(2013)。辯證行為治療技巧手冊。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11 月 21, 2023 |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如果爸媽高興,我就好過;如果爸媽不高興,我就會不好受。因此,我最好找出讓爸媽快樂的事,並照著做,最好還要找出讓爸媽不高興的事,並不要那樣做。」
從幼兒期開始,父母的訓示、行為舉止,以及我們幼時的感受和反應,都保存在我們的大腦中,共同構成所謂內心的小孩。
父母和我們的內心,都隱藏著一個小孩,時常出來指揮父母和我們的行為。當我們日漸茁壯獨立,父母內心的小孩通常並不樂意,因為獨立意味分離和不受控制。然而,為人父母者的職責是幫助子女發展成獨立自主的人,如果他們足夠成熟,便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子女發展成為個體的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輔助作用。
但有些父母可能還不夠成熟,當子女逐漸脫離他們時,他們內心的小孩會感受到強烈的威脅,而有反對、爭執、傷心,或憤怒的反應。而我們內心的小孩為了避免讓父母內心的小孩不開心,就會不自覺回應父母內心的小孩,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相處模式,讓彼此保有持續不斷的緊密連結。
這使我們雖然年齡增長,但內心的小孩仍與父母的小孩緊密糾纏在一起,無法獨立。
與原生家庭的緊密糾纏有兩種類型:第一型是取悅父母且屈服於他們,並因此將父母的欲望和需求擺在第一位,而不顧自己的需求與欲望。
第二型正好相反,一個人如果完全疏離父母,或怒罵、威脅,這也是與父母緊密糾纏的一種形式,因為這些行為說明父母仍對我們有莫大的控制力,能夠控制我們的情緒、擾亂我們的心神。
你可以根據下表檢視自己的情況,如果這些行為當中有兩項以上符合,表示與父母的緊密糾纏可能依舊是你生命中的課題。
在與父母的關係中,我的行為表現是:
我不斷與父母爭執,讓他們知道我才是對的。
我不斷做出能凸顯我是獨立個體的行為,這是父母不樂意看見的。
我經常向父母咆哮、吼叫或咒罵,好讓他們知道無法控制我。
我經常必須克制自己,避免攻擊父母。
我已經和父母切斷關係,不再來往。
無論我的感覺如何,常屈服於父母的意見。
我鮮少告訴他們自己真正的感受。
我經常表現我們之間相安無事,即使事實並非如此。
與父母共處時,我經常虛偽、做表面文章。
我常因罪惡感或恐懼,才做跟父母有關的事,而不是出於自由選擇。
我想辦法要改變父母。
我很努力讓父母看見,並了解我的看法。
與父母有爭執時,我經常傾向息事寧人。
為了取悅父母,我經常犧牲自己的生活。
我一直是保守家庭秘密的人。
我們是社群中的一份子,沒有人可以完全不在乎別人的感受。健康的人際關係需要某種程度的相互依存,跟父母之間的牽絆並沒有錯,但應出於自由意志的選擇。你們之間的牽絆是出於愛、關懷跟尊重,抑或是罪惡感、恐懼與怨憤?
心理獨立並非表示跟父母切斷關係,而是你既是家中的一員,也是獨立的個體。換句話說,你做你自己,也讓父母做他們自己。
參考資料:
Howard M. Halper(1994)。割斷臍帶做大人:孝順父母,也勇敢地創造自己。臺北市:遠流。
蘇珊.佛沃、克雷格.巴克(2003)。父母會傷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蘇珊.佛沃、唐娜.費瑟(2017)。母愛創傷。臺北市:寶瓶文化。
11 月 21, 2023 | 錢映融 臨床心理師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堅強、獨立而有能力的人;然而隱藏在父母內心的小孩,卻也希望他們的孩子仍然脆弱,依附於他們、需要他們,並且順從他們。
父母希望孩子依附在自己身邊,並不表示他們就是「壞」父母,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個小孩,渴望佔有並抗拒改變。只是我們期盼父母盡可能選擇成熟的一面,支持孩子的獨立。
父母內在的這兩種力量會有不同程度的消長,並且傳遞給子女不同的訊息。有些訊息能幫助子女成長、適應這個社會,但其中也有些訊息,則是父母內心的小孩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而提出,這會使子女在發展成獨立個體的過程中受到束縛。
請閱讀以下訊息,並在引起你共鳴的項目前打勾,請注意,這些訊息不一定是透過語言傳達,父母可能只是在對你不滿時表達出特定的行為(如:嘆氣、輕蔑的眼神、沉默不語)便能傳遞這類訊息。
要你承擔他人人生的訊息
- 你就是我人生的一切。
- 我不需要別人,只需要你。
- 我只能依靠你了。
- 你得幫我想之後的人生該怎麼辦。
貶低你的訊息
- 你好自私。
- 你一定有甚麼毛病。
- 你不可能有什麼成就。
- 你只是我的負擔。
- 如果你是一個更優秀的人,這些問題就不會發生了。
維持他權威的訊息
- 我的感受比你重要。
- 你身為子女就得照顧我/服從我/尊敬我,也就是只能照我的方法做事。
- 孝順代表永遠不得對我不滿。
- 你沒有質疑我或說我壞話的權利,畢竟是我給了你生命。
綜觀這些訊息,你會發現是在貶低你、維持他的權威、推卸他本該扛起的責任,強調的多半都是「你對他」的義務,卻很少強調「你對自己」的責任,更遑論引導你走向獨立自主。
若你在閱讀時感到熟悉,甚至出現父母的聲音與表情,或許這類訊息在你的體內流動已久,同時也設定了你隨之而來一連串的反應或感受(例如:想到父母的反應便感到有罪惡感、難過、煩躁、害怕)。為了解除這些訊息的束縛,辨識出這些訊息的影響力便是關鍵的一步。請想想看,這些訊息是怎麼影響你的情緒和行為,以及你一直以來是如何回應父母的這些訊息?是否總是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呢?
參考資料:
Howard M. Halper(1994)。割斷臍帶做大人:孝順父母,也勇敢地創造自己。臺北市:遠流。
蘇珊.佛沃、克雷格.巴克(2003)。父母會傷人。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蘇珊.佛沃、唐娜.費瑟(2017)。母愛創傷。臺北市:寶瓶文化。
近期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