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談」是什麼?是開始諮商了嗎?要準備什麼

「初談」是什麼?是開始諮商了嗎?要準備什麼

來訪者在預約心理諮商時,可能會在網頁上預約諮商流程文字中,或是從電話預約的行政人員那都會提到「初談」這件事,相信很多人對於「初談」是什麼會有很多的疑問,「初談」是不是就是開始諮商了?主要的目的是什麼?要準備什麼等等?

「初談」(intake)是預約第一次諮商前,由正在接受專業訓練的實習心理師或合格心理師透過面談或電話,藉由10~15分鐘左右的時間瞭解來訪者的基本資料、評估基本身心狀態、瞭解來談議題和安排諮商時間的一個流程。初談在不同的諮商場域或機構其目的仍有些差異,像是在學校諮商中心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初談很重要的目標是做一個分級和資源優先順序的評估和安排,以及辨識學生是否有高風險的狀況,心理師可以及時做適當的處遇和資源的連結。而在社區的心理諮商所,則主要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目的:1)瞭解預約民眾想要談的主要議題,安排合適的心理師。2)評估民眾是否有高風險或急性症狀(傷害自己或他們、急性情緒不穩的狀態等)的情況,需要即時處遇和醫療或其他資源的連結和提供。3)對於心理諮商的瞭解、動機和期待的討論,有助於後續諮商的成果。4)對於來訪者有特別需求和想要詢問的問題,都可以在初談時提出。5)協調和安排第一次會談時間。

從以上的說明可知,初談是在第一次諮商前,對來訪者和心理師有一個可以先互相瞭解的機會和架構。但特別要說的是,在實務上多數心理諮商機構初談的心理師(通常是值班的心理師)和之後為來訪者安排的心理師是不同的,因此預約者可以有的一個準備是在初談時,遇到的是初談心理師在10~15分鐘很短的時間,針對一些基本的情況做簡單扼要的提問和回答,來訪者真正想要深入探索和深談的議題,主要還是在第一次諮商開始之後才真正的開始進行。另外,預約者付諸行動打電話或上網預約諮商,在某個程度上是對於更積極的面對和處理自己的困擾,想要獲得更滿意的自我和生活狀態有所動機和準備了,初談是心理專業訓練的一環,都會是由心理專業人員來進行,因此預約者只要放輕鬆心情用開放的態度回應初談者的提問即可。

希望以上對於「初談」的說明,對於想要預約心理諮商的來訪者,對這個過程有更多的瞭解和情緒心理上的預期和準備。

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蘊含了人類祖先的經驗、歷史、文化累積得來的總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也表示「社會潛意識是社會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被壓抑的領域」,如果文化、政治、歷史都將成為所有人心靈深處的共同元素,那麼這一段防疫的生存作戰經驗,是否也會拼湊成為「集體潛意識」中的一角呢?就像是電視電影某一程度反映我們的集體心靈般?

如真如此,「集體潛意識」是否也會沾染一絲的恐懼與無助?當前大環境中各種樣貌:疫苗之亂、當前主流醫療對於疾病的觀點及處理方式、政治角力與多方動力運作…又是否會成為佛洛姆口中因共同被壓抑,所造成那看不見的領域?我們是否能覺察現今生活樣貌,將無聲地累積而成為潛意識的一環?是否能反思後做出行動,即使行為與當前主流不同,而成為自己的「個體化歷程」或「英雄之旅」??

身逢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榮格曾說了一段這樣的話:「在我們這個時代,有無數人失去了所有信仰,這些人不再了解宗教,當生活沒有宗教仍然平平順順時,失去信仰根本不被當一回事。一直要等到傷痛來臨,人們才開始尋找出路、反省生命的意義、反芻生命中種種困頓苦惱的經驗。」反芻與反思的意識力量,為我們在黑暗的潛意識與困境中帶來一絲光明。

榮格認為意識與潛意識是相互補償關係,藉由「補償功能」去看見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關係與面貌,進而達到心靈的平衡。倘若我們要補償或轉化目前大環境的集體潛意識,是否該往另個方向走去,而趨至和諧?

這讓我想起日本經營之神「船井幸雄」所著「第一百隻猴子」的故事,上面講述「日本宮崎縣「幸島」的猿猴研究,剛開始研究人員以剛挖出來的蕃薯,餵食這些猴子,猿猴們只會用手撥蕃薯上的泥。有天,一隻猴子開始用河水清洗蕃薯後食用,慢慢的出現其他猿猴的模仿…之後遠在其他遙遠地方的猴群們,竟然也出現一樣洗蕃薯的動作。這裡面傳達了「文化變遷始於個體行為變化」,意識與潛意識存在著相互補償的效果,那麼意識的改變也會影響潛意識的轉化;同樣的,個人的力量也帶有著影響集體行為的效應,千萬別小瞧自己!

如果你相信「同時性」、「同步性」的力量,想要從這當前的混亂中得到一絲安穩,別放棄你任何、所有可以為「此時此刻」帶來平靜、安康的方法:「補充維他命C與D、為自己煮一頓豐盛的料理、打開你的精油瓶、放上一段祥和的音樂、跳一支舞、點一支蠟燭、曬曬太陽、靜心與冥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魔幻空間,即使這個方法並不見得和主流文化相同;疫情仍然存在,但英雄之旅與個體化歷程不會消失,相信自己可以帶來安穩平靜的信念與回歸常軌的能力!

遊戲治療裡的原型意象

遊戲治療裡的原型意象

在兒童心理工作裡,使用遊戲治療的方法,可以看見兒童在遊戲狀態中,要嘛一下子跟這個玩具很好,愛到玩親親,要嘛便把這些玩具掃射,或者塞到鯊魚的肚子裡,嘴巴還會說著被鯊魚吃掉了,幾乎在兩個愛恨交織的極端裡。

   在諮商的「客體關係理論」中將這件事情視為小朋友發展階段的正常心理狀態,因為小小孩的孩子還無法自己生存的緣故,尚未可以把自己視為獨立的人,因此容易將媽媽或照顧他的重要關係人,當作是自己的某一個部分,但當這個重要他人未滿足他的願望時,他被會產生恨與厭惡,小小孩又在這樣兩極的過程中來回擺盪,也在此開始發展與他人的依附關係,穩定而有品質的依附關係,會在成長階段幫助他們成為一個較具適應性的人。

直到他們學會可以把自己與他人看作是兩個不同的個體時,這樣的經驗才會暫時告一段落,發展到另外一個階段裡去。

    這個理論是克萊恩Melanie Klein 觀察他自己女兒的成長過程,所做下的假設與結論:當孩子在愛恨兩極中開始意識到自己竟然有想要殺人(這只是一個形容)的罪惡感與羞恥感時,便是開始產生寬恕把愛恨兩極綜合變成感恩的重要開端與必要要素!

   心理師的任務便是維持一個具支持與療效的依附關係與環境,協助他成長。

   話說,某個小孩也玩著這樣的遊戲模式時,他把他一個心愛的嬰兒玩具裡塞到鯊魚的肚子裡拿不出來,我允諾他之後會幫他把嬰兒解救出來。

下班後,晚上在家用肥皂水解救嬰兒,讓他從鯊魚的肚子裡滑出來的那刻,我瞬間想到了和客體關係,完全風牛馬不相及的榮格潛意識中的原型理論裡的某個古老原型!

(先在這裡特此聲明,我個人的碩士研究其實認為它們是有關係的,但學術圈仍然有人認為這兩個理論彼此對立)

  在那電光火石的直覺裡,我想起了母子一體的客體關係理論,也想起了靈性裡和我們集體潛意識裡的某個古老原型:「 我把你吞進去,你也成為了我的生命,你在我的體內,與我交融一體 ,我們從未分離,藉由你的死是我的生,而我的生是你的死,在體內我是你的孩子,也是你的母親,你的死是我的生!!!」

   剎那間,我開始懂了某些事情,我想我要追尋的就是這些古老意象,令我們心碎、卻又令我們魂牽夢繫想要返回的故鄉!

面對這個意象時,掩不住我心裡的澎湃,想要把這篇文章暫時停筆在這裡,藉由照片讓讀者細細體會這個意象…..

你會在你心裡產生了什麼?又或讓你聯想到了什麼?

原型意象每個人的解讀與詮釋、感受都不同;每個人獨特的感受,進而融匯到潛意識的大海中,累積融合成集體潛意識。

學習意象與原型最好的方式就是細細咀嚼,成為你自己的~

沙盤裡的深情

沙盤裡的深情

目前在「市面上或心理諮商」中很常見的是以原型為取向的sandpay…但今天想要說說我喜愛的sandtray沙盤治療,也是我研究所裡的研究方法。

雖然我的研究以榮格為主要的核心,但我的沙盤卻不走原型分析的sandplay

到底什麼是原型分析的sandplay呢?

原型是指每個人在潛意識都有一種原始、大型的共同象徵與情結,例如對於母親都是共有,且在某部分是有共同相似性的的意思,因此在沙盤創作中往往會以原型來作為分析基準。

*** 

不過,我研究榮格的方法並不是現在的原型sandplay,我所操作的sandtray是動力學派,也可以稱作表達性沙盤,目前看到的sandplay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由sandtray逐漸演變而來

sandtray在當事人的每個操作、移動物件(如上面照片的那些)、動作、表情,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一個夢的示現,每個移動與動作都是有意義的,每個動作便也是各種原型的縮影,我們不需要去分析它,而是去體會,便僅僅足夠與當事人的心情共同共振,然後當事人便可以經由沙盤的接觸中找到自己心的出路,

這種感覺有點像我在薩滿儀式中的感受:

自然地相信當事人的力量、大自然的力量,帶著一種信任的心情與它/他/她/祂連結為什麼用它/他/她/祂,是因為在薩滿裡每一個物質都是有所生命,就像是我們可能在櫻花下品嘗好茶藝的心情,喝的是茶、品的是茶,也同是在品茶櫻花與自然裡的一切!

就像我下面的這個沙盤影像….每個操作、每放一個物件,都有我對於當時的人、事的深情感受,每放上一個物件,就喚起我對於摯愛的人的想法,或者應該說,每放上一個物件,藉由物件我就可以找到自己當時真正具體的感受!

原本說不清的….就通通湧上來了…然後凝結在一張照片裡,就像我們看完一部經典的影片後,放在心中慢慢感受的心情!

有些時候、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的心與靈魂才能真正明白!

因此,我們陪著當事人 靜靜的就好….

不分析、不多話….

讓生命之流,靜靜流過…

工作中的光與傷

工作中的光與傷

在工作的場域中,時常需要有許多的人際互動需要,無論是面對同事間的團隊合作,主管的溝通討論,亦或是面對客戶、服務對象等,在如此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如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設身處地思考,這就是「同理心」,而同理心也是和他人在情感連結的重要關鍵。

然而在工作中,當面對服務對象或是同事遭遇重大事件(如車禍意外過世、自殺等),尤其是非預期創傷事件,雖然我們並沒有真的經驗創傷,但藉由親耳聽、見眼目睹、或他人或大眾傳播資訊轉述時,因同理對方而出現創傷反應,這樣的因同理而帶來的創傷就稱為替代性創傷。

創傷接觸反應指的是我們在生活中或工作上見證或分享他人的創傷後,為了對抗創傷遺留的影響,在自覺或無意識的情況下,發展出眾多應變策略。在此狀態中,可能會有下列反應,然而這些訊息是一個提醒自己的警訊,擁有這些反應是十分正常的,這表示你的內心仍對外在世界是有感受與反應的,是需要好好感謝自己仍未失去自己的感受與週遭情境的連結。

#認知層次:永遠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多、過度警覺、創意下降、無力接受複雜的資訊、簡化問題的嚴重性、脫離現實、因工作而自我膨脹所形成的自大

#身體層次:慢性疲勞、身體疼痛、因無力聆聽而刻意迴避、成癮#心理層次:感到無助、絕望、感覺自己別無選擇、罪惡感、恐懼、憤怒與憤世嫉俗、無力同理/情感麻木

當我們越保護自己,而非完全專注於當下生命中的變化,就越容易受到創傷接觸反應影響。因此「覺察」是療癒的開始,覺知與知道它的存在,讓它不需再處於暗處與黑暗中,因應與療癒才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如能慢慢練習覺察與解釋自己的感覺,並更能夠區別自己和對方的需要,在生活中平衡工作和生活,從事有興趣的活動,滋養身心,並在必要時能尋求外部資源,如有可信任可傾聽的親朋好友,形成好的人際支持系統,或是使用公司提供的eap,進行諮商會談,整理此段經驗,並從中覺察工作對自己的意義與價值,從而欣賞其工作的價值意義,找回快樂與平穩,這均是自我照顧。

參考資料:

Laura van Dernoot lipsky&Connie Burk(2020) 創傷照管-照顧別人的你,更要留意自己的傷。圓神出版。

汪淑媛(2004)。替代性創傷是助人工作者不可避免之風險?。社區發展季刊1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