謐時光專欄

 

做自己的情緒調查員

「心理師,我經常覺得很煩,生活、工作,想到什麼都覺得煩。」 「心理師,有時候我會突然很憂鬱,雖然沒有嚴重到憂鬱症,但就覺得心情很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感到生活中一再出現類似的情緒困擾,可能是煩躁、焦慮或反覆陷入消沉。 這些情緒可能一開始不明顯,但隨著出現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或情緒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逐漸地開始對你產生困擾。...

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對工作失去動力了嗎

工作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收穫,同時也是我們滿足內在需求很重要的途徑。 Super(1970)提出15種工作價值觀,代表了與工作有關的目標,這個目標能形成一股內在的動力,反映出我們個人內在的需求,也有助於提供生涯規劃的方向。 當工作欠缺核心價值觀時,我們會覺得「少了什麼」,而當工作違背我們某個核心價值觀時,會本能的感覺不快樂。...

「初談」是什麼?是開始諮商了嗎?要準備什麼

來訪者在預約心理諮商時,可能會在網頁上預約諮商流程文字中,或是從電話預約的行政人員那都會提到「初談」這件事,相信很多人對於「初談」是什麼會有很多的疑問,「初談」是不是就是開始諮商了?主要的目的是什麼?要準備什麼等等?...

心理諮商的另一種形式:團體諮商

在個別諮商中,我常常遇到來訪者問我說:「老師妳覺得我這樣是正常的嗎?」、「會有其他人也這樣想嗎?」、「我有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嗎?」等等的問題,並且非常急切地希望從我這邊可以給出一個「答案」,就是到底他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是不是也有其他人和我一樣?一般來說我都會很有耐心也很好奇的想知道為什麼這件事對來訪者這麼重要,但當來訪者不死心,不斷地逼問我要答案和結果時,我心裡會有種衝動想要直接冒出來的...

新的一年,遠離「拖延症候群」

李文倫  諮商心理師  ...

太陽好朋友

一波波的寒流來襲,陰雨霏霏的天氣,你感覺心情更煩躁或更憂鬱了嗎?這陣子很多的學生和來訪著都問說,是不是因為天氣的轉換,好像自己的情緒波動在這段時間變得上上下下不穩定。沒錯,陽光日照確實對我們的血清素濃度有所影響。根據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中度以上的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在中午時間接受光照療法,一開始為每次15分鐘,隨後逐周增加曝曬時間,持續6周,結果68%患者能夠恢復正常情...

創造神奇的是你自己

幾年前第一次見面的個案告訴我:除了預約了學校的諮商,同時也排了外面的自費諮商。我當然不會鼓勵這種作法,很慎重的花了些時間跟她討論這個狀況。 我問她:怎麼會想同時在不同地方做諮商。 她說:想聽聽看不同的意見,多點意見應該會更有幫助。...

遊戲治療裡的原型意象

在兒童心理工作裡,使用遊戲治療的方法,可以看見兒童在遊戲狀態中,要嘛一下子跟這個玩具很好,愛到玩親親,要嘛便把這些玩具掃射,或者塞到鯊魚的肚子裡,嘴巴還會說著被鯊魚吃掉了,幾乎在兩個愛恨交織的極端裡。   ...

你討厭的人藏著你需要的部分

 「他很勢利眼,工作表現多數是靠關係,只對有資源的人笑臉迎人,好討厭。」 「為什麼他工作可以這麼混就過關,然後我就要這麼辛苦?不認真的人好討厭。」 你遇過明明現實上沒有得罪你的地方但你很討厭的人嗎?首先這真的很不舒服,大部分人選擇而遠之,然而有時無法遠離,就得學習如何相處了,相處時要隱藏自己的感覺很累,要如何改善對這樣的人的觀感呢? 認回與整合,不喜歡的感覺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