謐時光專欄

 

對工作失去動力了嗎

工作除了帶來經濟上的收穫,同時也是我們滿足內在需求很重要的途徑。 Super(1970)提出15種工作價值觀,代表了與工作有關的目標,這個目標能形成一股內在的動力,反映出我們個人內在的需求,也有助於提供生涯規劃的方向。 當工作欠缺核心價值觀時,我們會覺得「少了什麼」,而當工作違背我們某個核心價值觀時,會本能的感覺不快樂。...

心理諮商的另一種形式:團體諮商

在個別諮商中,我常常遇到來訪者問我說:「老師妳覺得我這樣是正常的嗎?」、「會有其他人也這樣想嗎?」、「我有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嗎?」等等的問題,並且非常急切地希望從我這邊可以給出一個「答案」,就是到底他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是不是也有其他人和我一樣?一般來說我都會很有耐心也很好奇的想知道為什麼這件事對來訪者這麼重要,但當來訪者不死心,不斷地逼問我要答案和結果時,我心裡會有種衝動想要直接冒出來的...

謝謝你是你

文/盧慧紋諮商心理師   認識妳的時候,妳高三。總是穿著一身黑,眼裡臉龐有股憂愁,身上有層灰濛濛的外衣,妳把自己的光藏起來,無法好好呼吸難怪總要嘆氣。對於我能理解妳因為特殊的體質感到困擾,妳很驚喜。這份理解就像是一份深深的安慰,妳能坦然說出而不被視為古怪,妳說:有人能懂,真好。   妳曾經問我:老師,我要怎樣才能變得跟妳一樣?   我問妳:妳喜歡我身上的甚麼?  ...

太陽好朋友

一波波的寒流來襲,陰雨霏霏的天氣,你感覺心情更煩躁或更憂鬱了嗎?這陣子很多的學生和來訪著都問說,是不是因為天氣的轉換,好像自己的情緒波動在這段時間變得上上下下不穩定。沒錯,陽光日照確實對我們的血清素濃度有所影響。根據2017年10月發表於《美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中度以上的憂鬱症、躁鬱症患者在中午時間接受光照療法,一開始為每次15分鐘,隨後逐周增加曝曬時間,持續6周,結果68%患者能夠恢復正常情...

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身體的傷心理都知道:四樓的天堂

《身體的傷心理都知道:四樓的天堂》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女人啊!好好為自己活

很有心的法官為你們安排的幾次夫妻晤談,是從去年關係碎裂後,唯一有可能和這個人坐下來好好談談的機會。你說:無論如何,你都要來。於是,老早就把工作的假請好了。你希望,這個人至少給個說法。這10多年的婚姻,說不要就不要,法庭上一味指責你的不是,把妳的好與付出全然否定,真正的理由是甚麼。...

沙盤裡的深情

目前在「市面上或心理諮商」中很常見的是以原型為取向的sandpay...但今天想要說說我喜愛的sandtray沙盤治療,也是我研究所裡的研究方法。 雖然我的研究以榮格為主要的核心,但我的沙盤卻不走原型分析的sandplay 到底什麼是原型分析的sandplay呢?...

做自己的情緒調查員

「心理師,我經常覺得很煩,生活、工作,想到什麼都覺得煩。」 「心理師,有時候我會突然很憂鬱,雖然沒有嚴重到憂鬱症,但就覺得心情很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感到生活中一再出現類似的情緒困擾,可能是煩躁、焦慮或反覆陷入消沉。 這些情緒可能一開始不明顯,但隨著出現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或情緒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逐漸地開始對你產生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