謐時光專欄

 

做自己的情緒調查員

「心理師,我經常覺得很煩,生活、工作,想到什麼都覺得煩。」 「心理師,有時候我會突然很憂鬱,雖然沒有嚴重到憂鬱症,但就覺得心情很差,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感到生活中一再出現類似的情緒困擾,可能是煩躁、焦慮或反覆陷入消沉。 這些情緒可能一開始不明顯,但隨著出現的次數愈來愈頻繁、或情緒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逐漸地開始對你產生困擾。...

從集體潛意識看疫情

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我是遺物整理師

《Move to 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   當農曆年過去,代表我們都活過了年前家內大清理儀式。 在清掃、整頓家居的過程,彷彿也代表我們整理了過去一年的自己:充滿回憶的物件、只想丟棄的廢物、或者想留又不敢留的記憶。 我們似乎嘗試在年復一年的儀式裡,留下與拋棄部分的自己。 那麼,在這一生結束的時候,你有想過自己會留下些什麼嗎?   整理的不只是物品還有與人的關係...

謝謝你是你

文/盧慧紋諮商心理師   認識妳的時候,妳高三。總是穿著一身黑,眼裡臉龐有股憂愁,身上有層灰濛濛的外衣,妳把自己的光藏起來,無法好好呼吸難怪總要嘆氣。對於我能理解妳因為特殊的體質感到困擾,妳很驚喜。這份理解就像是一份深深的安慰,妳能坦然說出而不被視為古怪,妳說:有人能懂,真好。   妳曾經問我:老師,我要怎樣才能變得跟妳一樣?   我問妳:妳喜歡我身上的甚麼?  ...

情緒來了怎麼辦

我們的生活裡充斥著各種情緒,悲傷、失望、焦慮、煩躁,但也有興奮、熱情、祥和寧靜。我們一方面相信情緒很重要,值得我們重視並處理,但一方面又認為情緒會對我們忙碌的生活造成阻礙。 有時候我們的感受可能是一團混亂、麻煩、令人困惑,甚至是難以控制的,以至於有時我們可能會被自己的情緒嚇到,而試圖隱藏或否認自己的情緒。...

工作中的光與傷

在工作的場域中,時常需要有許多的人際互動需要,無論是面對同事間的團隊合作,主管的溝通討論,亦或是面對客戶、服務對象等,在如此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如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設身處地思考,這就是「同理心」,而同理心也是和他人在情感連結的重要關鍵。...

身體的傷心理都知道:四樓的天堂

《身體的傷心理都知道:四樓的天堂》   你有多久沒注意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你知道這副軀體無時不刻都在與我們做溝通嗎?...

女人啊!好好為自己活

很有心的法官為你們安排的幾次夫妻晤談,是從去年關係碎裂後,唯一有可能和這個人坐下來好好談談的機會。你說:無論如何,你都要來。於是,老早就把工作的假請好了。你希望,這個人至少給個說法。這10多年的婚姻,說不要就不要,法庭上一味指責你的不是,把妳的好與付出全然否定,真正的理由是甚麼。...

原生家庭的訊息與束縛

為人父母者,都希望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人,成為一個堅強、獨立而有能力的人;然而隱藏在父母內心的小孩,卻也希望他們的孩子仍然脆弱,依附於他們、需要他們,並且順從他們。 父母希望孩子依附在自己身邊,並不表示他們就是「壞」父母,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一個小孩,渴望佔有並抗拒改變。只是我們期盼父母盡可能選擇成熟的一面,支持孩子的獨立。...

原生家庭與我

在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如果爸媽高興,我就好過;如果爸媽不高興,我就會不好受。因此,我最好找出讓爸媽快樂的事,並照著做,最好還要找出讓爸媽不高興的事,並不要那樣做。」 從幼兒期開始,父母的訓示、行為舉止,以及我們幼時的感受和反應,都保存在我們的大腦中,共同構成所謂內心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