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別諮商中,我常常遇到來訪者問我說:「老師妳覺得我這樣是正常的嗎?」、「會有其他人也這樣想嗎?」、「我有這樣的感覺很奇怪嗎?」等等的問題,並且非常急切地希望從我這邊可以給出一個「答案」,就是到底他是不是有病?是不是自己有問題?是不是也有其他人和我一樣?一般來說我都會很有耐心也很好奇的想知道為什麼這件事對來訪者這麼重要,但當來訪者不死心,不斷地逼問我要答案和結果時,我心裡會有種衝動想要直接冒出來的話是:「你不要問我,你就去參加『團體諮商』,有很多人可以讓你問,而且非常快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答案了。」
「團體諮商」是什麼?可能相較於「個別諮商」,這是一般大眾比較陌生也沒有太多經驗,自我探索和回應自己議題的方式。團體諮商之所以叫團體,通常是6~10人所組成,團體諮商也會依照進行的結構,可以用結構團體(structured group )和無結構團體(nonstructured group)來區分,實務上在這兩端的團體幾乎沒有,多數的團體皆介於這兩者之間,如果一個團體有較明確的主題性,像是戒菸團體、新手媽媽團體、大學生生涯探索團體等,通常會比較靠近結構團體,參加團體的成員可以預期團體中有明確的主題和方向,也可能會有較多藝術媒材/牌卡/活動等介入的方式、帶領者相對上也有較多的指導性和衛教等知識類的傳授。另一種像是人際-動力團體、自我成長團體、或是有非結構團體(unstructured group )、低結構團體(less structured group)等描述的團體,這一般來說在光譜上就比較靠近無結構團體的性質,參與的成員可以預期在這類型的團體中,成員們有更多自由談論議題的空間、團體成員的互動/互動方式/團體動力/團體衝突等都是很重要的過程、領導者的介入也會根據不同的理論學派有不同的著墨,從參與成員的經驗中,也可能會感覺比較深入議題。
「團體諮商」之所以是另一種很重要心理諮商的形式,在於它更像是我們在現實和真實生活中的倒影,不論是我們身處的社會、家庭、或是工作場合,我們都會和他人有接觸和互動,因此在團體諮商中不但可以呈現出個人的經驗脈絡,也可以從相互的人際關係和互動的方式中,以及整體團體的動力和氛圍等,多重的面向和情境來回應和理解自我和內在的議題。當然團體諮商和個別諮商一樣都重視保密原則和安全安心的環境,這也是帶領者需負起的專業和責任。對於有諮商需求的民眾,如果個別諮商的費用是比較有壓力和負擔的情況下,團體諮商在費用上也會是更有優勢或是另一種的選擇,提供和介紹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