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帶給人類的改變,從聚集歡快的生活,轉渡到人際隔離、疏離,成為日常抗災的生活一環,疏離帶來的恐懼與無助,似乎成為更讓人不安的白噪音,無所察覺又無所遁形。

2020年前後,相繼出現了許多末日存亡與傳染病有關的電視電影節目,「屍速列車」、「末日之戰」、「李屍朝鮮」。榮格曾說「集體潛意識蘊含了人類祖先的經驗、歷史、文化累積得來的總和」;精神分析學家佛洛姆也表示「社會潛意識是社會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被壓抑的領域」,如果文化、政治、歷史都將成為所有人心靈深處的共同元素,那麼這一段防疫的生存作戰經驗,是否也會拼湊成為「集體潛意識」中的一角呢?就像是電視電影某一程度反映我們的集體心靈般?

如真如此,「集體潛意識」是否也會沾染一絲的恐懼與無助?當前大環境中各種樣貌:疫苗之亂、當前主流醫療對於疾病的觀點及處理方式、政治角力與多方動力運作…又是否會成為佛洛姆口中因共同被壓抑,所造成那看不見的領域?我們是否能覺察現今生活樣貌,將無聲地累積而成為潛意識的一環?是否能反思後做出行動,即使行為與當前主流不同,而成為自己的「個體化歷程」或「英雄之旅」??

身逢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榮格曾說了一段這樣的話:「在我們這個時代,有無數人失去了所有信仰,這些人不再了解宗教,當生活沒有宗教仍然平平順順時,失去信仰根本不被當一回事。一直要等到傷痛來臨,人們才開始尋找出路、反省生命的意義、反芻生命中種種困頓苦惱的經驗。」反芻與反思的意識力量,為我們在黑暗的潛意識與困境中帶來一絲光明。

榮格認為意識與潛意識是相互補償關係,藉由「補償功能」去看見意識與潛意識的相互關係與面貌,進而達到心靈的平衡。倘若我們要補償或轉化目前大環境的集體潛意識,是否該往另個方向走去,而趨至和諧?

這讓我想起日本經營之神「船井幸雄」所著「第一百隻猴子」的故事,上面講述「日本宮崎縣「幸島」的猿猴研究,剛開始研究人員以剛挖出來的蕃薯,餵食這些猴子,猿猴們只會用手撥蕃薯上的泥。有天,一隻猴子開始用河水清洗蕃薯後食用,慢慢的出現其他猿猴的模仿…之後遠在其他遙遠地方的猴群們,竟然也出現一樣洗蕃薯的動作。這裡面傳達了「文化變遷始於個體行為變化」,意識與潛意識存在著相互補償的效果,那麼意識的改變也會影響潛意識的轉化;同樣的,個人的力量也帶有著影響集體行為的效應,千萬別小瞧自己!

如果你相信「同時性」、「同步性」的力量,想要從這當前的混亂中得到一絲安穩,別放棄你任何、所有可以為「此時此刻」帶來平靜、安康的方法:「補充維他命C與D、為自己煮一頓豐盛的料理、打開你的精油瓶、放上一段祥和的音樂、跳一支舞、點一支蠟燭、曬曬太陽、靜心與冥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魔幻空間,即使這個方法並不見得和主流文化相同;疫情仍然存在,但英雄之旅與個體化歷程不會消失,相信自己可以帶來安穩平靜的信念與回歸常軌的能力!